(资料图)
你好,你所说的中药主要就是行气利湿活血化瘀的。
白茅根简称茅根,味甘,性寒。主要有凉血止血、清热利水的作用。白茅根味甘而不腻胃,性寒而不伤胃,利水而不伤阴津,是常用的清热止血药。对衄血、咳血、吐血、尿血等各种出血性疾病,常配合小蓟、藕节、芦根、黄柏、丹皮炭、生地等同用。白茅根治尿血的效果尤好,也是其特点之一。本品有清热利水的作用,对湿热淋、(泌尿系感染)、水肿等病,可配合车前子、木通、萹蓄、瞿麦、猪苓、茯苓、黄柏等同用。侧柏叶清血中的湿热,苦涩而止血。白茅根清血中的伏热,甘寒而止血。茅根炭偏用于止血;茅根偏用于清热利尿、凉血;鲜茅根清热凉血的效果更好。 茅针(茅根刚出的新尖)可用于外科,能溃脓破肿。茅花(白茅根的花)治吐血、衄血、上焦血热而出血的疾病优于茅根。白茅根治尿血优于茅花。芦根、茅根均能清热,但芦根偏于清气分的热,生津止渴。茅根偏于清血分的热,益胃止渴。据近代研究报导,白茅根有显著的利尿作用;茅花能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故有止血作用。用量一般二至六钱。鲜者可用一至二两。单味使用时可用至数两,甚或半斤。茅花、茅针一般为一至三钱。
白茅根性凉,能去实火,味甘,能清虚热;味淡,能渗湿通便,用于小便不利,湿热水肿,均可获效。单用之,《医学衷中参西录》名之为白茅根汤,主治“阴虚不能化阳,小便不利,或有湿热壅滞以致小便不利,积成水肿者”。鲜白茅根之作用,较干品为优。用时每次取鲜白茅根(去净皮与节间小根)500克,水煎,视其根沉水底汤即成(不可久煎)。去渣温服多半杯,日服5~6次,夜服2~3次,使药力相继,周12时,小便自利。治下焦湿热引起的尿血亦验。
新鲜白茅根就是鲜茅根
白茅根为禾本科植物多年生草本白茅(学名:Imperata cylindrica )的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晒干。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切段生用或炒炭用。别名:茅根、地管、茹根、蓝根。
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用于吐血,尿血,热淋,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热病烦渴,胃热呕哕,咳嗽。内服,煎汤10-15g(鲜者加倍),捣汁或研末。体虚者用量宜适当。贮藏:置干燥通风处。
上一篇:做风车手工,做风车的材料
下一篇:ff14多人玩吗,快来玩ff14
Copyright@ 2015-2022 百科大全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2478号-16 联系邮箱:89 71 80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