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裳 读音:[cháng] [shang] 部首:衣五笔:IPKE 释义:[cháng]:1.〔~~〕光明。 2.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 [shang]:〔衣~〕衣服。
shang
shang,一声。常用的是这个。chang,二声。古文常用,表示下身穿的裙衣。(男女都可穿)
三峡中的“裳”读音是:cháng。出自:郦道元《三峡》原文选段: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释义: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时候。属引:连续不断。属(zhǔ):动词。连接。引:延长。凄异:凄凉怪异。裳(cháng):衣服。扩展资料本文是《水经注》中《江水》中的“(江水)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的一条注。记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能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人物成就:郦道元勤奋好学,广泛阅读各种奇书,年少立志要为西汉后期桑钦编写的地理书籍《水经》作注。在编纂时他引用的历史文献和资料多达480种(前人著作达437种之多),其中属于地理类的就有109种及郦道元亲身考察所得到的资料,还有不少汉、魏时代的碑刻材料(这些资料大多都已失传)。人物轶事:通过实地的考察和对地理书籍的研究,郦道元深切感到前人的地理著作,包括《山海经》、《禹贡》、《汉书·地理志》以及大量的地方性著作,所记载的地理情况都过于简略。三国时有人写了《水经》一书,虽然略具纲领,但却只记河流,不记河流流经地区的地理情况,而且河流的记述也过于简单,并有许多遗漏。更何况地理情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理情况也不断发生变化。例如,河流会改道,地名有变更、城镇村落有兴衰等等,特别是人们的劳动会不断改变地面的风貌。因此历史上的地理著作,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郦道元决心动手写一部书,以反映当时的地理面貌和历史变迁的情况。后世纪念:河北涿州东道元村中,有一座“郦道元故居”。故居占地约800平方米,坐北朝南,有正房五间,内塑有郦道元仿铜像一座,两侧有大型山水人物壁画,室内展有各代咏郦道元故居的诗词和咏郦亭的诗词。
cháng裳,在《说文》为“常”的异体字。“常,下裙也。裳,常或从衣。”飘拂轻柔的舞衣。. 唐 白居易 《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此时念"nícháng")
下一篇:谈怎么读,谈的拼音
Copyright@ 2015-2022 百科大全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2478号-16 联系邮箱:89 71 80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