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对于孩子学运算,提醒注意两点: 其一,学前儿童学计算,在于启蒙,主要是让孩子对计算有兴趣,活化头脑,发展思维,不在于要学得多,学得深,所以,不要追求运算的难度; 其二,要根据孩子的可能与需要施教,孩子们学数学是存在差异的,如果孩子有可能、有需要学,就应该施教,若孩子有困难、有反感,就不要强加于孩子。 关于学习进退位运算的做法,提供家长一些参考: 1、要练习10以内的运算,这是进位退位运算的基础,10以内的运算清楚了就好办,不然,10以后的运算就会糊涂。 2、要让孩子认识两位数数字的结构,分辨“十位”和“个位”,例如“14”,包含一个“10”,一个“4”,特别是十位的“1”,要明白它是代表“10”,只有搞清楚了,才能接受两位数的运算。 3、两位数的运算,适合将“横式”与“竖式”结合起来运算,竖式的十位与个位的关系更明显一些,不是给孩子讲这些“术语”,而是让孩子通过感性理解。 4、若孩子运算有困难,就提供小物品让孩子边摆弄边运算,例如,14减5不会算,就让孩子取14颗蚕豆辅助运算,学前儿童的思维是很具体的,要让孩子在需要的时候,运用“实物”这个“拐棍”,有助于提高运算能力。 5、运算的进程要分步走,先练习2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搞清楚了以后,再进行进位和退位的运算。进位和退位的难度是较大的,不要着急 在教孩子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的时候,可以经常编一些小故事,让孩子参与其中,不知不觉孩子就学会了运算。而且,每次孩子都对这种小故事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学起加减运算来非常轻松。 比如,学习8的加减法,编了一个这样的小故事,其中经常和孩子互动一下,互相提问,甚至让孩子把故事编下去: 小猴子要买8个苹果送给奶奶。它来到市场上,看见红苹果挺诱人的,绿苹果也挺好的,于是,这两种苹果它一样买了几个。(红苹果买5个,绿苹果买几个?) 小猴子拎着装了8个苹果的框高高兴兴地往奶奶家走去。路上同小猪撞了一下,结果撞掉一个苹果,它们都不知道。(这时还剩几个苹果了?) 小猪是小猴子的好朋友,见到小猴很高兴。小猪说口渴了,小猴子就给小猪一个苹果解渴。(这时还剩几个苹果?) 看到小猪吃苹果吃得津津有味的,小猴子也想吃,于是它也拿了一个苹果吃了起来。(这时还剩几个苹果?) 突然,背后响起一声狮子的吼声:“吼——”不好了,狮子看见小猴子了,快跑啊!小猴子拎着框使劲往前跑,框里的苹果噼里啪啦地往外掉。 好不容易跑到奶奶家了,狮子也没有追来,小猴子终于松了口气。小猴子把苹果送给奶奶,可是它往框里一看:“咦?怎么只剩下2个苹果了呢?” 奶奶听完小猴子讲的途中的遭遇后,哈哈笑了起来。奶奶对小猴子说:“你来了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就这样,故事讲完了。讲的过程中我还不时让孩子算算还有几个苹果,而后面的遇到狮子的事情也是孩子自己编出来的。整个过程非常轻松,既让孩子开拓了思维,又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孩子的教育不是靠理解学会的,而是靠死记硬背。但学习加减法,你可以尝试快乐地学习方法。比如拿一些吃的东西,你几个,她几个,你给她几个,就是加法,她吃掉几个就是减法。旁边应该列上算式,让她看。还有你可以用绳子穿一些东西(例如瓶盖)。比加2+3,你可以告诉她,把绳子上穿的东西先拔过来2个,再拔3个,然后总共多少,数一下。10以内的加减法,你就总共穿十个,加减法都可以算的,你告诉她加法怎么做,减法怎么做。孩子是靠死记硬背,记住2+3=5,而且绝对不会问,为什么2+3=5的。你也不必解释。靠一些辅助性的东西来让孩子记住。
1. 幼儿的一切教育应在活动中进行2. 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游戏3. 最能引起幼儿注意并感兴趣的方式是采取试听动等多种感官结合的方式4. 不同年龄段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同,要根据时间来进行家庭教学
很简单,你先让他懂得一个手是多少个手指,两个手共多少个,让他熟练先,比如8+2=10首先让他知道那个多那个少,就叫他拿出最少的二个手指,就以8读起加读那两个手指,这样他熟了就明白了
用事物教。比如他喜欢的玩具。先教他什么是一个玩具,什么是两个....然后先给他几个,叫他说出他有几个,再给他几个叫他说出现在一共有几个,并且告诉他是加法。依次类推教减法。哈,晚上睡觉之前还可以和他用手指练习。不要很刻板的严肃认真的正式的教他。还有我也很奇怪,我儿子学的时候和你的孩子很象,也是很简单的学也学不会,不过过了一段时间到底是学会了。现在他的数学很好,包括奥数,所以你不要紧张。孩子的智力和才能发育多少是有点规律的。
Copyright@ 2015-2022 百科大全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2478号-16 联系邮箱:89 71 80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