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吸收天地灵气口诀16字,上古内功心法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1-02 09:16:07


(资料图)

有没有气功心法口诀!急。

以下链接或者可以帮到你。

谁有练气的心法口诀啊?

试练吼叫,将体内之气排除。

打坐心法十六字口诀

一、德字诀: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要延年益寿,返老还童,须不离常德,要做到先人后己、厚人薄己,过归于己、功归于人,勿执我见,我是而人非,勿非人而自高,贬人以自大,勿逞强用术,逞才运巧,仗势欺人,盛气凌人,言笔缺德嫉谤别人,更宜自食其力,自修自度。切记抢骗钱财,贪污腐化。若能甘苦如饴,宅心仁厚,功德常修,正心抱一,自能反朴还真,明心见性。二、养字诀:少言语以养内气,寡色欲以养精气,薄滋味以养血气,咽津液以养脏气,戒嗔怒以养肝气,节饮食以养胃气,匀胎息以养肺气,少思虑以养肾气,慎行藏以养神气。三、心字诀:万法唯心,万道唯心,心为人之主宰,亦为精气神之主宰,炼精炼气炼神,均须先从炼心始。心涵动静,心不动则虚极静笃,明心见性,人我两忘,心无其心,无正其心,不为名动心,无心可动则近道矣。四、善字诀:养善性,存善心,行善事,与人为善,劝人行善,内外存乎善则德行兼备,人人能行善则邪恶自消,国泰民安。五、无字诀:对境无境,居尘无尘,动念无念,用心无心,无天无地,无人无我。道家最上乘功夫,旨在炼神还虚,炼虚还无。佛家要求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诀,无佛相,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佛道之最高造诣,归根结底,亦只此一无字诀而已。六、少字诀:精宜少漏,神宜少耗,气宜少损,福宜少享,乐宜少寻,名宜少得,利宜少积,少一分思虑多一分精神。七、静字诀:形欲静,心欲静,气欲静,练功中固宜求静,平时亦应求其能静,静中固宜求静,闹中亦应求其能静,静能生定,定能生慧八、寡字诀:寡言以养气,寡视以养聪,寡得以养性,寡欲以养精,寡动以养神,无所不寡则无所不清。九、淡字诀:名心宜淡,利心宜淡,色心宜淡,爱心宜淡,嗔心宜淡,疑心宜淡,胜心宜淡,无所不淡则无所不安。十、忘字诀:忘物可以养心,忘情可以养性,忘境可以养神,忘色可以养精,忘我可以养虚,无所不忘则无所不养。

气功心法

一。选择一个比较舒适的空间、一个不容易被打扰的时间,最好是睡觉前的半个小时左右。 换上比较宽松的服装,手表戒指之类的一切身外之物都要脱掉,不要让身体被束缚。 二。放松地站立,两脚距离与肩同宽,双目垂帘(就是微闭,全闭也行),舌抵上腭。 放松身体,放松心情,保持恬淡的心态,做几次深呼吸。 三。正式开始。 注意你的呼吸和意念,大约15~30分钟收效较好。 此间不要乱动不要乱想,保持均匀绵长的呼吸,全身保持放松。 吸气时: 鼻孔进气,小腹丹田部位随着呼吸缓缓隆起(胸腔就别动)。 双臂保持自然包圆,手心向下、户口相对。 想象天地间的灵气从你的天灵盖流入丹田,丹田如一个金色(或红色)的气囊般扩大,发光发热。 呼气时: 鼻孔出气,小腹丹田部位塌瘪。 双臂动作不变。(如果酸痛的话,可以学太极拳的样子,保持刚才的动作上下浮动,但吸气时为上台,呼气时为下按) 想象身体内五脏六腑中淤积的废气杂气化为青烟从双掌掌心排出。 四。收功。 用舌头搅动口腔内的唾液,分三次咽下,想象金色的液体流入丹田。 双手搓头面(方向为:后脑-头顶-额头-面颊-下巴-脖子-后脑-……) 如此19周。 双手相叠(左下右上)搓揉丹田,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19周。 双掌对搓,搓热掌心为止。双掌分别搓左右后腰,垂直方向,19次。 注:收功时的搓揉不可隔着衣物。如果想坚持完成整个小周天,请在这百日注意节制性生活。 坚持一段时间后如果发现练功的过程中丹田发烫生殖器勃起,说明已经开始了炼化真气,从此请注意忍屁不放。 找到感觉并熟悉呼吸方法后,可以采取平躺或端坐的姿势练功,双手手心摊开放于体侧即可。

什么是气功心法?

放松功是通过有步骤、有节奏地放松身体各部位,结事默念"松"字诀,把全身调整到轻松、舒适、自然的状态。此功法有活跃气血、协调内脏、疏通经络、增强体质和防治疾病的作用。 预备: 取站立式,坐式,或卧位。舌抵上腭,两目垂帘,含胸拔背,调匀呼吸,意守丹田。 三线放松法: 在做好预备的基础上,可进行三线放松法。 放松的路线 第一条线:从头部两侧、颈部两侧、肩、上臂、肘、前臂、腕、两手至十指。 第二第线:从面产、颈、胸、腹、两大腿、膝、两小腿、两脚至十趾。 第三条线:从后脑部、后颈、背、腰、两大腿后面、两胁窝、两小腿、两脚至两底。 放松的方法 先从第一条线放松,自上而下地进行。完成第一条线后,再放松第二条线和第三条线。一般先注意一条线上的一个部位,并默念"松"字(不出声),然后再注意下一个部位。这样环环相扣,一条线接一条线地放松,共练3~5个循环。 局部放松法:在三线放松的基础上,可单独进行身体某一部位的放松,如紧张点、病痛部位等。意停于这睦部位,默念"松"字20~30次。 整体放松法:将整个身体做为一个点进行放松。可以从头到足笼统地一次必默念放松;或默想从某一高处飞行下落进行放松;亦可按三线法路线,不停顿地似流水样向下默想放松。返回 太 极 功 本功法是一种与太极拳配套的体育健身气功功法。此功法运用"肩息"、"胸息"、"腹息"的肢体运动促成逆式腹呼吸,而后用以配合太极拳进行体育锻炼。带气练功,从而达到跳跃轻腾、鼻搐身踊、手舞足蹈等千姿百态的外动表现,有益于改善人体新陈代功能。具有医疗、保健价值。 行动前准备: 清大小便,吐痰浊,松开领头钮扣,适当调节腰带宽紧(腹肌紧张者宜略宽,弛张者宜略紧)。 预备姿势--太极式: 口诀:两足分立先收心,双手阴阳奠一身。 ① 两足分开直立,宽与肩齐。 ② 张目缄口,静心松身。 ③ 双手阴阳掌上下相印(即两掌相合),五指平伸在掌外,两拇指各靠拢两食指,两手中指互落在两内关穴上。 ④ 双掌端正在胸前,距膻中穴约2寸。 说明:祖国医学的阴阳学说在理论上代表很多相对的东西,认为阴阳平衡失调了就是疾病。这里双掌上下相合,下为阴,上为阳,成阴阳掌,取太极式,端正在胸前,首先成为体态健康的象征。 肩息,口诀: 口诀:心平气和肩息始,双掌阴阳左右圈。 ① 由准备姿势,左手侧上举,手心向下,同时右手侧下举,手心翻向上,两手心斜相对如抱球状。 ② 两手同时交叉划圆圈,手高不过头,低不过膻中穴,反复进行。这就叫做太极圈,左右交叉划一次圆是一回合,一次可做50至100回合。 ③ 太极圈就是两手划圆,也象两掌心夹有一球,揉来揉去。 ④ 所谓肩息,也可以叫做膈息,就是通过肩臼转动,促进内部膈肌运动。 古人所说"气由两肩(臼)收入脊骨,贯于腰间(命门)",就是指肩息而言的。 古人所谓下丹田、后丹田、命门等,实际上是指腹腔;所谓膻中、中丹田等,则指胸腔,还把胸腔、腹腔比做风箱(" "),认为用肩臼转动就能使风箱充气("抽添")。所以肩息练得好,可以带动肩胛骨,激起内部膈肌与肋间肌运动都激化起来,使胸腹腔阴压增高,从而推动四肢不由自主地动作起来,引起手舞足蹈现象。 ⑤ 肩息要在心平气和情况下,两手匀缓地交叉划圈。圈呈立体扁圆形,不可偏前。返回 内 养 功 内养功,是以默念字句与呼吸锻炼相结合的一种功法。它对神经、循环、消化系统的功能活动都有很好的调整作用。 预备:以卧式、平坐式为佳。功前饮少量开水,宽衣松带,排除阿念,意念放松。

最新资讯
热门推荐

Copyright@  2015-2022 百科大全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2478号-16   联系邮箱:89 71 80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