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过上小康生活,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安定一点,所以每个心中的小康生活标准也不一样
,大部分人认为,有钱,有房,有车,就是小康生活,其实也不一定全是正确的,像我们农民心中的小康生活是,有房子住,子孙满堂,吃穿不少,儿女孝顺,全家合合美美,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才是最完美的小康生活,一家在一起真的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国际的小康标准 在国际上,小康实际是现代化的概念,它主要按照人均GDP(国民生产总值),为参照标准,根据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的分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545美元以下为低收入国家,545-2200美元为中下收入国家,2200-5999美元为中上收入国家,6000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 第一是小康内涵的界定。小康涵义类似于国际上通用的生活质量的涵义,一般包含三层意思,即物质生活状况,主要内容为食品、衣着、住房、交通等物质条件;生活环境状况,主要指空气是否清新、交通是否拥挤以及水质和绿化状况;社会环境状况,主要内容是社会秩序与安全感、社会道德风尚等状况;第二是确定小康标准临界值和指标权重。第三是计算小康进程,国家统计局采用了区间距离实现程度的方法测算。 16个基本监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 (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质日摄量75克;(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恩格尔系数50%;(10)成人识字率85%;(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12)婴儿死亡率3.1%;(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14)电视机普及率100%;(15)森林覆盖率15%;(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所谓小康标准应该有以下十个方面:
一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四是城镇化率达到50%;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六是大学入学率20%;
七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
八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九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十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
下一篇:酒精的化学名称,丙烷
Copyright@ 2015-2022 百科大全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2478号-16 联系邮箱:89 71 80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