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出自《心经》,意思是:离开这个本末倒置的梦幻世界,最后达到寂灭的境界。【颠倒】:错乱的、混乱的、本末倒置的意思;【梦想】:梦幻的、虚空的、虚无缥缈的意思
远离颠倒梦想。============这里的远离不是距离之远,而是永远地离开、离弃之义。颠倒者,即相反、倒置,指真假不明、迷真认妄。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无我为我,以不净为净。倒置事理者,谓之颠倒。此等颠倒,乃依根本无明烦恼而起。我们众生的烦恼,皆因缺少般若妙智慧而生,也就是从‘颠倒梦想’而生。世上一切事物本非实有,只因颠倒梦想,认为真有。于是,贪爱取著、追逐不舍,则造幻业,而受虚幻的生死,在六道中头出头没,受尽虚幻的痛苦而不自觉。就像一场大梦,长夜不能醒悟一样。远离颠倒梦想,则是觉破了三障中的烦恼障,即破了迷惑的障碍、无明的障碍、烦恼的障碍。十法界中,除佛界以外,其余九界都称为众生,各有其颠倒梦想:人道做的是富贵名利梦;天道做的是安逸快乐梦;阿修罗做的是争强好胜梦;地狱道做的是受苦受刑梦;饿鬼道做的是忍饥挨饿梦;畜生道做的是吃苦耐劳梦;声闻乘做有余涅盘梦;缘觉乘做独善其身梦;菩萨做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究竟成佛的梦。佛呢?大梦已觉,究竟无梦。所以,要达到佛的境界,首先应断‘得’,‘以无所得故’,方能开佛知见,而远离颠倒梦想,成为大觉。我们学佛修行的人,要想夜间没有乱梦,就须看破世间一切事物皆如梦幻泡影,都是假相而不可得。《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以我们不要贪爱追取,所有的饮食起居等只是随缘受用,丝毫不贪恋留爱,心中方能空荡荡地轻安自在。白天没有胡思乱想,心空无见,平淡清净,夜间自无乱梦。修行修到这般天地,就像千手千眼一样,圆照十方,毫无欠缺,岂有颠倒梦想的余地?!既然颠倒梦想都远离了,那就到了‘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的究竟涅盘的境界了。究竟涅盘。=========三障除尽,方是究竟涅盘。涅盘又名圆寂。涅即不生, 是不灭;备具众德为圆,除一切障曰寂。涅盘、圆寂具不生不灭、圆满清净之意。究竟涅盘则是最圆满、最无上的涅盘。涅盘有四种:自性涅盘、有余涅盘、无余涅盘、无所住处涅盘。这四种涅盘在绪说中已介绍过了。所谓证得涅盘,即是证到自己本来具有的、并非是从外面得到的真如佛性,故谓之‘无得’。自性涅盘乃是众生成佛之因,即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且因众生所具的佛性均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所以一切众生平等无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心本具,谓之自性涅盘。有余涅盘是二乘人所证,虽已证阿罗汉果,分段生死的烦恼已断,但仍有无始惑业的果报身在,即仍有幻身在,受幻有之果报,受诸法之所缚,所以并不究竟。无余涅盘连幻身也没有了,即所谓‘旧业已消,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无所住处涅盘才是究竟涅盘。不住生死,亦不住涅盘,以一切不住而究竟。因为涅盘是对生死而言的,既然生死本无,又哪里有涅盘可证呢?生死和涅盘只不过是一个假名而已。二乘人因有所知障,不明了生死、涅盘无差别之理,而厌生死、欣涅盘。佛已圆满菩萨的果德,三障皆净,三德(即:法身德——佛性万能体,般若德——成就一切事业,解脱德——无尽的受用)齐显,无修无得无证,究竟涅盘。因大悲心故,示现入世,随缘救度无量众生,而无一众生可度。故无所住处涅盘是永恒常住、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圆明寂照的究竟大涅盘。====================================================================出自元音老人<>
佛以佛的见解看人生就是颠倒的梦幻世界,让人觉醒并修行看破梦幻颠倒的世界,
这是心经里面的,最后说般若观照的力用,就是心无挂碍,乃至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了。可以百度搜一下,弘一大师讲心经,比较有条理,且深入浅出。因为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照见五蕴皆空等等,那么不但色空,心也空,而且是当体即空即色,又空也空,所以因般若智得解脱,还是参照祖师大德对心经的注解吧。若欲简单受持,弘一大师讲的就非常适宜。想要详研,可参学周止庵居士的《心经诠注》
菩提萨陀就是菩萨的全称。菩提萨陀,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就是,所有的菩萨,都是依照般若波罗蜜多(就是本经所讲解的智慧)的缘故,从而得到清净本心(心无挂碍),因为心清净(无挂碍故),就没有了可以恐惧害怕的根本(就是说引起恐怖的根除去了),远离了妄想分别执着的不实梦想,所以才得到最彻底的涅盘
上一篇:郑州自助餐推荐,郑州自助餐天花板
下一篇:泰安游乐场所有哪些,泰安太阳部落
Copyright@ 2015-2022 百科大全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2478号-16 联系邮箱:89 71 80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