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两个反应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需要光才能进行,而暗反应不需要光,在黑暗处也可以进行。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是放出氧气的反应。先通过光能,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氧气释放出来,同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帮助二磷酸腺苷(ADP)合成三磷酸腺苷(ATP),光能转化成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氢气和ATP供暗反应使用。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是合成有机物供植物利用的反应。植物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直接被氢气还原,需要先进行二氧化碳的固定,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和一个五碳化合物分子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分子,三碳化合物分子通过ATP和多种酶的作用,被氢还原,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形成葡萄糖,这样,ATP中的能量就释放出来,储存在葡萄糖中。这就是光合作用的全过程,简言之,就是通过光能使得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把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暗反应是CO2固定反应,简称碳固定反应(carbon-fixation reaction)。在这一反应中,叶绿体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这两个高能化合物分别作为能源和还原的动力将CO2固定,使之转变成葡萄糖, 由于这一过程不需要光所以称为暗反应。碳固定反应开始于叶绿体基质, 结束于细胞质基质。 暗反应是光生物学反应,是由光量子为生物色素吸收的时间极短的光反应过程和为光所激发的色素在暗处引起的一系列暗反应过程所组成的。暗反应是激发分子的热力学的缓和过程,是电荷的分离、电子的传递、磷酸化或短命的中间体形成等多种基本过程。F.F.Blackmann(1905)是最早指出光合成是由光反应和暗反应组成,因此后者也称为布氏反应(Black-man′s reaction)。
光合作用分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照强度不变,光反应阶段不受影响,而二氧化碳参与暗反映,所以C3的固定减少不是变强!C5不是减少而是增加!突然停止光照CO2供应不变或光照不变CO2供应不变有机物运输受阻,C3增加。C5减少!
而水光解所得的氢离子则因为顺浓度差通过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复合体从类囊体内向外移动到基质,势能降低,其间的势能用于合成ATP,以供暗反应所用。而此时势能已降低的氢离子则被氢载体NADP带走。一分子NADP可携带两个氢离子。这个NADPH+H离子则在暗反应里面充当还原剂的作用。 意义:1:光解水,产生氧气。2: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产生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3:利用水光解的产物氢离子,合成NADPH+H离子,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剂。 暗反应 实质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场所:叶绿体基质 影响因素:温度,二氧化碳浓度 过程:不同的植物,暗反应的过程不一样,而且叶片的解剖结构也不相同。这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的结果。暗反应可分为C3,C4和CAM三种类型。三种类型是因二氧化碳的固定这一过程的不同而划分的。 卡尔文循环 卡尔文循环(Calvin Cycle)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的一部分。反应场所为叶绿体内的基质。循环可分为三个阶段: 羧化、还原和二磷酸核酮糖的再生。大部分植物会将吸收到的一分子二氧化碳通过一种叫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作用整合到一个五碳糖分子1,5-二磷酸核酮糖(RuBP)的第二位碳原子上。此过程称为二氧化碳的固定。这一步反应的意义是,把原本并不活泼的二氧化碳分子活化,使之随后能被还原。但这种六碳化合物极不稳定,会立刻分解为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后者被在光反应中生成的NADPH+H还原,此过程需要消耗ATP。产物是3-磷酸丙糖。后来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一个碳原子将会被用于合成葡萄糖而离开循环。剩下的五个碳原子经一些列变化,最后在生成一个1,5-二磷酸核酮糖,循环重新开始。循环运行六次,生成一分子的葡萄糖。fr=qrl3
1、我们把光合作用分成两个阶段,是为了研究方便!光反应和暗反应是同时进行的!2、C2O固定是有条件的,比如这个过程需要酶来催化,假如叶绿体中的酶全部都参与催化了,这个时候有再多的C2O也没有办法被固定了!
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步骤暗反应 实质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场所:叶绿体基质 影响因素:温度,二氧化碳浓度 过程:不同的植物,暗反应的过程不一样,而且叶片的解剖结构也不相同。这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的结果。暗反应可分为C3,C4和CAM三种类型。三种类型是因二氧化碳的固定这一过程的不同而划分的。
Copyright@ 2015-2022 百科大全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2478号-16 联系邮箱:89 71 80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