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临床上常用的心衰检查手段除了BNP,还包括心电图、胸部 X 线片、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等,应该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排除或确定心衰。也要时刻留意心衰的一些表现,一旦出现脚踝部进行性肿胀、活动后容易疲劳,或者出现咳嗽、呼吸急促等貌似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的症状,或精神异常等貌似精神病或脑血管病症状时,很可能是心衰发出的早期信号,尤其是本身就患有心血管疾病,都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心内科就诊,以早确诊,早治疗。 目前,慢性心衰的标准或常规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还有一些新药,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等。利尿剂具有缓解液体潴留的作用,可以缓解心衰的症状,减轻心脏负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都属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系统)抑制剂,可以降低心脏前后负荷,且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异常,改善心衰症状、减少住院率及病死率;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肾上腺素能受体通路的激活,从而减缓心衰;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以减轻心室肥厚、减轻心室重构、改善左室舒张功能;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是一种新药,也属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系统)抑制剂,可以通过同时抑制血管紧张素受体和脑啡肽酶,起到利钠利尿、舒张血管以及预防和逆转心肌重构的作用。心衰治疗的医疗机构也是心衰治疗效果的关键,比如很多医院设立了专门的心衰中心,就可以很好的治疗心衰,目前已经上线的“心衰中心地图”及其小程序,就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帮助心衰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据估计,约50%心力衰竭患者的射血分数在正常范围内,目前概括地称其为正常射血分数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normal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HFNEF)。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试验都将这部分患者作为单独的一个群体,有限的几个详细研究表明,HFNEF患者的临床情况差异较大,并由多种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引起。本文总结目前HFNEF发病机制的相关资料,并结合近期发表的诊断流程对其进行详细分析。本文还评价了目前普遍应用的超声心动图和血清生化标记物指标对HFNEF的诊断价值,并结合HFNEF的发生机制,提出了未来治疗的发展方向。 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可以出现在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正常的患者,这一观点已被普遍接受,现被称为正常射血分数心衰(heart failure wieh normal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HFNEF)。一些情况下,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低射血分数心衰患者的同样严重,如因急性肺水肿入院的患者。关于HFNEF患者的临床特点,稳定的HFNEF患者与低射血分数患者的生理和神经激素水平变化等大致相同,包括峰值氧耗量降低、循环神经激素水平升高如(脑钠肽(BNP)和去甲肾上腺素)。总之,目前已经普遍接受HFNEF的存在。然而,对于其发生机制仍有很多争论。这种发生机制的不确定性反映在其名称的变化上,由生理性描述的名称“舒张性心力衰竭”更多地趋向于应用描述性的名称“正常射血分数心衰”。本文总结HFNEF患者的临床情况与病理生理机制,为HFNEF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1 流行病学Mayo临床注册中心和其他研究的数据表明,尽管采用各种正常值标准不同,仍有约50%心衰患者的射血分数或短轴缩短率正常或接近正常。与心衰和LVEF降低的患者比较,典型HFNEF患者为老年女性居多,高血压病的发生率高(发生率88%),肥胖(体重指数30kg/m2的发生率40%),肾功能衰竭,贫血和房颤的发生率较高。而且,患者糖尿病(约30%)和冠心病(约40%~50% )的发生率很高,与低射血分数的心衰患者的发生率几乎相等。HFNEF患者的循环负荷症状与低射血分数的心衰患者大致相同,HFNEF患者的预后略好于低射血分数的心衰患者。 有趣的是,上述研究发现,社区患者HFNEF的发生率高于研究入选患者(分别为45%和55%)。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呢?心衰患者症状和体征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存在局限,虽然超声心动图和血清生化标记物检查有助于诊断,但仍有相当多的患者漏诊或过度诊断。而且,患者的相关情况和伴发病,如高龄、肺部疾病和肥胖等干扰了进一步的诊断。进一步概括地说,由于应用各种不同的概念,将病理生理研究数据推导应用于流行病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流行病学研究通常只包括临床诊断心衰的患者(如Franminghan标准)和LVEF高于临界值的患者(通常为50%),然而,与发生机制相关的横断面研究应用更精确的标准,排除“显著的”冠心病患者(多数为临床评估;详见本文讨论部分),心脏瓣膜病患者,目的是为将研究人群固定在真正HFNEF和相同病理生理机制的亚组患者中。在此基础上,HFNEF患者可能代表了临床情况差异较大的患者,“真正”以LVEF正常为特点的HFNEF患者较预期的少(图1)。尽管有报道表明,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也有舒张功能减低和LVEF降低,甚至包含部分肥胖性心肌病患者。因而许多HFNEF的流行病学研究的入选人群中的糖尿病和肥胖的检出率较高。 据报道,一部分临床诊断为心衰而LVEF50%的患者,心衰的症状可能并非由于心室原发性功能障碍引起。LVEF50%伴心衰症状的患者中,按病理生理机制(表1,2)以及近来提出的诊断标准(图3),只有一部分患者可以诊断为正常射血分数心衰(HFNEF) 2 HFNEF患者心脏的形态学特点和左室功能 与低射血分数心衰(左室扩张、偏心性左室肥厚和左室壁变薄)比较,HFNEF患者更多地表现为向心性左室肥厚或至少是向心性左室重构、无左室扩张,并且LVEF正常(图2)。一项心内膜活检的对照研究结果表明,HFNEF患者心肌细胞的直径和心肌纤维的密度高于低射血分数的心衰患者,而胶原体积分数两者大致相同。
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和终末阶段,是疾病致死的重要原因,所以及时发现心衰很重要。BNP(B型利钠肽)和NT-proBNP(N末端B型利钠肽原)是心衰早期诊断及对疗效评估、预后评估的重要检测指标,二者在心室合成和分泌的神经激素,具有利尿、扩张血管、降低交感神经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等作用,与心衰的病理生理改变密切相关,有助于预测心衰患者的预后。BNP和NT-proBNP的检测较为简便,只需要抽取静脉血即可检测,目前已作为诊断和评估急慢性心衰的有效血浆标志物。以下几项指标异常,也有心衰的可能。①心电图:怀疑心衰应该进行心电图检查,可以明确心律、心率、QRS形态、QRS宽度等,心衰患者一般有心电图异常,心电图完全正常的可能性极低;②X线胸片:对疑似、急性、新发的心衰患者应行胸片检查,以识别或者排除肺部疾病或其他引起呼吸困难的疾病,提供肺淤血/水肿和心脏增大的信息,但X线胸片正常并不能除外心衰;③经胸超声心动图: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首选方法,可提供房室容量、左右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室壁厚度、瓣膜功能和肺动脉高压的信息。由于心衰是进展性疾病,因此对于心衰患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会导致病情发展,造成不可逆的后果。治疗心衰的药物有很多,应用之前要详细咨询医生,了解每种药物的注意事项。目前有一些新药也被应用到心衰的治疗之中,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ARNI可抑制 RAAS,同时抑制中性内啡肽酶降解,从而使体内 B 型利钠肽(BNP)水平升高,BNP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包括扩张血管、利尿排钠、抑制肾素和醛固酮而阻断 RAAS、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增殖、降低动脉血管僵硬度,以及降低血管阻力、心房压力,这些作用显然对心功能和防治心衰是有益的。当然,到好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也很关键,目前“心衰中心地图”的小程序已经上线,可以由此找到距离最近的心衰中心,进行专业的治疗。
根据您的描述,心衰指数明显增高的情况,要考虑心功能衰竭的表现。应该结合临床积极药物对症治疗为妥,可以考虑中西医结合综合用药,定期随访复查,平时劳逸结合,合理膳食营养,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加重心脏功能的减退。
严重, EF是心脏射血分数的意思,就是心脏的每搏排血量与左心室舒张末容积之比,简单说就是心脏收缩一次能射出去多少血,是评价心功能的指标之一。正常的EF应该大于60%,小于35%的话要预防心源性猝死。
Copyright@ 2015-2022 百科大全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2478号-16 联系邮箱:89 71 80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