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要,满足顾客要求并尽力超越顾客的期望。”一个组织向顾客提供产品,如果产品不适销对路,顾客不需要、不满意,组织就无法进行再生产,组织就不能生存下去,组织和顾客是鱼水关系。所以要把满足顾客的需要和期望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评价工作结果的依据。原则2:领导作用“领导者建立统一的目标、方向和内部环境,所创造的环境能使员工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的目标。”最高管理者应当:·建立目标、方向和内部环境,为全体员工实现组织的目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主导组织发展的方向。·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这是组织总体方针和目标的组成部分,体现顾客及其他受益者的需要和期望。·将质量方针和目标贯彻落实到各层次、各职能部门。·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有效的QMS,确保实施相关过程,实施质量方针和目标,使顾客及其他受益者满意。·应识别资源的需要,提供充分的资源。·应对员工进行培训,激励员工的敬业奉献精神,形成可信赖、有明确目标、训练有素和稳定的人才资源。·主持管理评审,确定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施。·决定持续改进的方向和措施。原则3:全员参与“各级人员是一个组织的基础,人员的充分参与可以使他们的能力得以发挥,使组织最大获益”·以人为本,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组织的方针和战略制定过程中,充分让员工参与献计献策;·在制定目标中员工参与;·赋予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和权限;·在经营管理上,员工参与适当的决策和过程的改进;·全员积极地寻求改进的机会;·员工积极地寻求增加知识和经验的机遇;·以小组或团队精神,共享知识和经验;·以实现目标过程中提倡革新和创新精神;·对工作满意,树立对组织的自豪感;·向顾客及受益者展示组织特长和优势;·为员工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条件。原则4:过程方法“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会更有效地实现预期的结果。”·在建立管理体系或制定方针和战略时,必须识别和确定所需要的过程,首先应确定达到所希望结果的过程;·识别并测量过程的输入和输出;·识别过程与组织的职能之间的接口;·明确规定管理过程的职责、权限和义务;·识别过程的内部顾客、外部顾客和供方;·在设计过程时,规定达到的结果,还应考虑:过程的步骤、活动、流程、控制措施、培训、设备、方法、信息、材料和其他资源等;·制定目标应认识到过程能力将产生有挑战性的目标;·所有动作过程中采用过程方式将导致成本降低、防止失误、控制变更、缩短周期的和获得更多的输出。原则5:管理的系统方法“针对设定的目标,通过识别、理解和管理由互相关联的过程组成的体系,可以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要成功地领导和运作一个组织,要求用系统的和透明的方式进行管理。这就是管理的系统方法,就是对过程网络实施系统管理。原则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组织永恒的目标。”组织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组织应不断改进自己的经营战略和策略,制定适应形势变化的策略和目标,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实力,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才能适应这样竞争的生存环境,所以持续改进是组织自身要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原则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的决策基于事实和信息的逻辑分析。”最高管理者制定方针和战略,必须在相关信息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人合乎逻辑的分析和决策。确立经营目标同样也需使用大量的信息和数据。·采取措施收集与目标有关的数据和信息;·确保数据和信息足够准确、可信,并易于理解;·采取有效方法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基于对经验和直觉的逻辑分析结果,做出决定并采取措施;·提高各级员工对数据和信息重要性的认识,掌握收集、分析决策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管理和决策能力。原则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组织与供方的互利关系可提高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最高管理者在建立经营方针和战略上,应把供方、协作方、合作方都看作是战略同盟中的合作伙伴,形成共同的竞争优势。
答:质量管理事实上是八大基本原则。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所表述的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规律,可以指导一个组织在长期内通过关注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而改进其总体业绩的目的。它是质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原则1:以顾客为中心,与所确定的顾客要求保持一致。了解顾客现有的和潜在的需求和期望。测定顾客的满意度并以此作为行动的准则。原则2:领导作用,设立方针和可证实的目标,方针的展开,提供资源,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企业环境。明确组织的前景,指明方向,价值共享。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并加以实现。对员工进行训练、提供帮助并给予授权。原则3:全员参与,划分技能等级,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资格评定。明确权限和职责。利用员工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培训使得他们能够参与决策和对过程的改进,让员工以实现组织的目标为己任。原则4:过程方法,建立、控制和保持文件化的过程。 清楚地识别过程外部/内部的顾客和供方。着眼于过程中资源的使用,追求人员、设备、方法和材料的有效使用。原则5:系统管理建立并保持实用有效的文件化的质量体系。识别体系中的过程,理解各过程间的相互关系。将过程与组织的目标相联系。针对关键的目标测量其结果。原则6:持续改进,通过管理评审、内/外部审核以及纠正/预防措施,持续地改进质量体系的有效性。设定现实的和具有挑战性的改进目标,配备资源,向员工提供工具、机会并激励他们为持续地为改进过程做出贡献。原则7:以事实为决策依据,以审核报告、纠正措施、不合格品、顾客投诉以及其他来源的实际数据和信息作为质量管理决策和行动的依据。把决策和行动建立在对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之上,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率,降低消耗。通过采用适当的管理工具和技术,努力降低成本,改善业绩和市场份额。原则8:互利的供方关系,适当地确定供方应满足的要求并将其文件化。对供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情况进行评审和评价。与供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确保其在早期参与确立合作开发以及改进产品、过程和体系的要求。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共同承诺让顾客满意并持续改进。
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为组织的利益发挥其才干。组织治理管理体系的运行是通过各级人员参与相关的所有过程的实现的,过程有效性以及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取决于各层次人员的质量意识、工作能力、写作精神和工作积极性。只有当每个人的能力、才干得到充分的发挥时,组织才会获得最大收益。一方面是员工本身应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尽职尽责,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另一方面,也需要组织识别其个人发展要求,将个人的愿望和组织的愿望统一起来,为其创造参与的机会,给予其充分的自主权和体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应用该原则的好处是:1)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努力工作,实现承诺;2)员工有工作责任感,感到自己的工作与组织业绩息息相关,积极参与持续改进并作出贡献。
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1、 内容:组织依存于其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2、 含义:任何组织离不开顾客,否则,组织将无法生存。因此,任何一个组织均应正确识别顾客并将争取客户使顾客满意作为首要的工作来考虑,并据此安排所有的活动。超越顾客的期望,是组织持续发展的潜在需求,将给带来更大的利益。 二、领导作用 1、 内容: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够充分与实现目标的内部环境。 2、 含义:在组织的管理活动中,领导者起着关键的作用,领导者应当确定本组织的方针、目标,创造一个实施方针和目标的良好工作条件,为达到组织的方针和目标,领导者应当营造员工能充分参与的氛围。 三、全员参与 1、 内容: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最大的收益。 2、 含义:组织的运作需要不同层次的管理、技术、操作、执行和验证人员。所有这些人员都是组织必不可少的,否则,组织运作将会出现问题,全员充分参与是组织良好运作的必要条件,每个岗位岗位的职责履行能力,才干的发挥,都将会给组织带来效益。 四、过程方法 1、 内容: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2、 含义:任何将所接收的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都可视为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往往会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组织为了有效运作,必须识别并管理许多相互关联的过程。组织系统地识别并管理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过程的相互作用,称之为过程方法。 活动必然产生结果,结果是一种输出 。因为,资源与活动相关所以资源与活动均可看成是一个系统的组成部分,通常,期望的结果可理解为按照某种设想或前提条件或某种要求(也可理解为输入 )之下的输出。因此,相关的资源、活动期望的结果构成了活动系统,可视为下个过程。过程方法给出了管理质量管理体系活动的基本方法。 五、管理的系统方法 1、 内容: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提高警惕组织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2、 含义:管理需要方法,而方法具有系统性,则有助于管理目的的实现 ,识别由这些活动所构成的过程,分析这些过程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按照某种方式或规律将这些过程有机地组合成一个系统,管理由这些过程构筑的系统——过程网络,使之能协调地运行。 六、持续改进 1、 内容:持续改进整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2、 含义:相关产品的需求和期望是在不断发展的,组织都会经历一个由初始到完善,直至更新的过程,人们对过程结果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这一过程的活动的管理必须包含对这种变化的管理,管理的重点应关注变化或更新产生结果的有效性和效率,这是一种持续活动,改进是永无止境的。 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1、 内容: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的 2、 含义:成功的结果取决于活动实施之前的精心策划和正确的决策。正确适宜的决策依籁于良好的决策方法。依据准确的数据进行逻辑推理分析,在策划、评价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中是一促良好的决策方法。 八、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1、 内容: 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关系右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2、 含义:任何一个组织都有其供方或全作伙伴,它是组织不可缺少的资源之一。供方和全作伙伴提供的材料,零部件或服务对组织的最终产品有着重要的影响,直接影响顾客满意,因此,加强同供方或合作伙伴的合作与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合作与交流的结果最终促使组织与供方或合作伙伴均增强了创造价值的能力,使双方都获得利益。
原则1—以顾客为中心原则2—领导作用原则3—全员参与 原则4—过程方法 原则5—系统管理 原则6—持续改进原则7—以事实为决策依据原则8—互利的供方关系
Copyright@ 2015-2022 百科大全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2478号-16 联系邮箱:89 71 80 9@qq.com